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
时间:2023-08-16 03:46:44
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3:46:44,全文字数:34492。
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会民众参与监督和管理外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热情和动力,区块链通过社会监督能够弥补政府态度摇摆、监管不足的问题,也能够从国家层面实现对外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自动化管理。第三,区块链能够实现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协调监管。首先,单个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管理其分支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效率,加强组织内部的协调行动。其次,国家可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本国范围内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监管平台,实现对其境内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整体监督。再次,在国际社会上,国家与国际组织能够协同建立全球范围的区块链监管平台,解决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监管不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区块链技术能发挥侧链作用。所谓侧链,是指基于现有主流的区块链而搭建的数据转移通道,它可以将不同的“链”连接起来,实现安全交互。?0?2由此,基于区块链技术,单个组织的区块链应用和国家级的区块链平台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平台能够实现数据互联,从不同层面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协调监管。
三、问责新效能: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事??上,当区块链应用于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其表现形式依然是网络平台。区块链作为一种底层技术,主要改善了传统技术平台中存在的数据不安全、不可信、不透明等问题。具体来说,区块链应用于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具有智能监督、数据开放、多点参与等优势。
(一)智能监督:加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财务透明度
当前,在资金筹集和使用过程中,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即使披露了相关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但相对来说其财务状况依然具有模糊性。例如,2018年国际援助机构国际美慈组织(Mercy Corps)在刚果的援助项目中遭遇骗局,在短短几个月内损失63.9万美元,而在刚果的多个国际援助组织也普遍遭遇到不同程度的资金骗局。其中主要原因是当地商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与援助组织内部员工相互勾结,通过夸大灾难程度、谎报受灾人数等手段骗取资金。面对这种情况,国际美慈组织为了寻找相应证据而在内部审查中倒查了数十年的援助记录,但最后仍然因证据不足,无法惩罚相关人员。
而在区块链中,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财务的管理主要在于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首先,在资金筹集方面,国际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区块链设立智能合约,加强项目设立的可信度和公开性。当国际非政府组织为推进项目而设立智能合约时,可以将项目目标、推进方式、参与人数、执行计划等各项明细罗列清楚,以便捐助者了解项目情况、提出疑问以及捐助资金。?0?2当资金筹集完成,智能合约将会自动终止,筹集数据将会展现在区块链上供人们访问和监督。其次,在资金使用方面,区块链能够详细记录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资金使用过程。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数字账本,当一项交易触发后,各节点数据都会得到实时更新且难以篡改,不仅能够使各利益相关方实时获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资金使用情况,而且也能够防止部分组织成员私自篡改资金使用数据。
例如,明日野生基金(Wild Tomorrow Fund)曾在比特捐助平台发起一项南非紧急饥饿救济项目。?0?2该项目人员表示,新冠疫情已严重影响南非依靠野生动物旅游为生的部分民众,脆弱的经济结构导致他们在疫情期间陷入贫困与饥饿。为了帮助这些民众解决困难,明日野生基金计划每月至少为100个家庭提供一个月的紧急食品救济。在项目执行期间,该组织在平台上更新了项目进行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一笔资金的数额、购买物资的种类、兑换当地货币的金额、交付时间,以及具体哪些人参与了资金捐款等。即在区块链机制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资金使用情况、账户信息、实施活动等各项信息都会被跟踪式记录,所有节点和活动信息都将能通过该技术实时掌握。?0?2在资金获取和使用受到监控的背景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失责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资金透明度的提升也将有助于遏制这些组织的隐蔽行为。
(二)数据开放:提升国际非政府组织信息的可信度与可追溯性
作为严重依赖外部资源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对外披露自身信息是帮助外界了解其状况、促进问责的基本手段。然而,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却存在对信息披露监督不足的问题。在传统意义上,社会公众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了解和调查首先从其官网开始,但是这些信息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存在被删除、被篡改、被美化的可能,尤其对于有特殊目的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往往会刻意隐瞒事实,其官网信息的披露和所发布报告的可信度可能存在问题。而且,利益相关者都是信息的被动接收方,无法验证国际非政府组织所发布的信息的真伪,也无法左右其发布相关信息。在此背景下,人们后期看到的数据就可能是假数据。而面对假数据,民众不仅难以识别,而且也无法督促国际非政府组织加以修改。换言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信息披露建立在其自主性的认知上,而刻意隐瞒实情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很难有充分的自觉性。因此,如何增强国际非政府组织信息披露的可信度和活动事实的可追溯性,成为问责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区块链增强监督、提高可信度是构建集体共识的重要方式。以往陌生人之?建立信任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中心权威和第三方担保,但是这些方式并不能避免权威失效和第三方腐败的问题。区块链针对信任问题的解决机制是增加见证人,?0?2见证的人越多,交易双方失信的成本就会越高,事实可信度就会越强。当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国际非政府组织治理时,可以有效增强其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一旦国际非政府组织捏造事实、披露虚假信息,就将无法与区块链中的信息匹配,谎言会被自动戳穿。因此,通过区块链共识技术,能够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和信息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可信度。
同时,区块链能够通过不可篡改机制实现相关信息的可追溯性。一方面,在理论上,数据一旦存放在区块链中,只要区块链处于运转中,数据将会永久得以保存,并支持随时调取和查阅;另一方面,数据在被记录之后,在集体共识的基础上会添加具有唯一性的时间戳,保障信息难以篡改。?0?2因为区块链是一项多节点共存、实时同步验证的数字账本技术,若更改其中一个账本,其他账本的数据也会随之变动,而且这种变动需要超过一半的节点集体验证通过后才能更改,?0?2所以,随着区块链节点逐渐增多,区块链数据被修改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当更改数据的成本大于收益,数据篡改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存放于区块链中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可信且具有完整性的。在这种条件下,问责主体可以通过区块链追溯相关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过往信息和信誉,加深对它的认识,并决定是否对其“委以重任”;其他机构可以通过了解相关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行动数据和专业性程度,对其进行监督;受益者和民众可以通过了解某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过往信息,获取其行动目的以及评估其可信度等。
(三)多点参与:平衡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问责倾向
在传统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中,问责主体是资助者和政府监管部门。这些问责主体出于社会责任和政府职能考虑,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具有主动性,但是这种问责却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部分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具有强大的动力优先对资源提供方负责,却没有太多意愿对其他利益相关方负责。在一定情况下,这类组织甚至会沦为资源提供方谋取利益、寻求影响力的工具。其次,大多数
提醒您:因为《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在线阅读地址: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