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

时间:2023-08-16 03:46:44

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3:46:44,全文字数:34492。

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

异性使非政府组织面临诸多协调和治理困境。在这种背景下,非政府组织试图利用当时新兴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来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这种技术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信息传播功能。非政府组织通过信息系统披露相关信息,加强社会对组织的认知,以便应对利益相关者的问责。其次,信息聚合功能。面对全球化变局,非政府组织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宏观环境和政策的信息聚合,增强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次,信息调配功能。资源和人力的不足也会限制非政府组织的能力发挥,非政府组织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组织内部的协调能力。?0?2同时,非政府组织利用信息技术也扩大了对政府的影响力,例如,马来西亚的槟城观察组织(Penang Watch)采用信息技术收集民众对相关社会治理的意见并反馈给当地政府,如果两周之内对方未能予以应对,该非政府组织就会将相关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其网站和媒体曝光。?0?2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担忧,有学者指出,通过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展示非政府组织的行为表现,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透明度,但是这种信息披露可能会造成隐私泄露和数据不安全问题,不仅容易使资助者受到伤害,而且也会使非政府组织之间为了获取资源而展开恶性竞争。

第二,在区块链管理阶段,数字信任和透明度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现有关于区块链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专业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例如,在卫生健康方面,区块链加密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相关个体信息的安全程度,而且也能够促进信息公开和多方融资,减少了欺诈和腐败行为,使非政府组织的行动更透明。?0?2在人权援助方面,有学者认为区块链通信技术提高了组织的行动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增强了非政府组织的可信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组织的公益形象。?0?2二是综合性质的区块链信息聚合平台。例如,成立于2013年的比特捐助(BitGive)平台,号称是全球第一个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非营利活动的捐赠平台。作为一个资金管理平台,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全球的非政府组织,帮助非政府组织筹集资金并进行管理。又如,捐赠硬币(Giftcoin)平台致力于加强捐助者对非政府组织资金运用的监督,重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的信任关系。

但是,现有关于新技术应用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透明度和信任的问题,并促进了非政府组织问责,但是并非侧重于解决与问责相关的问题。同时,这些研究也没有清晰地阐述区块链问责的应用机制,尤其是对于如何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待区块链问责,目前还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

二、问责新思路:区块链技术的适用空间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迈入数字时代,区块链在增强透明度、增加可信度方面逐渐受到各界的认可,而其在国际非政府组织治理中的作用也在逐步得到验证。事实上,在嘈杂的网络环境中,任何国际非政府组织自查和信息披露都会遭到一定的质疑或反对。尤其是在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罔顾事实、不负责任的行为被网络放大后,将可能引发全球民众对国际非政府组织整体上产生强烈的不满和不信任,甚至第三方介入也难以消除这种质疑和不满。也就是说,传统问责手段已难以有效监管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并使其重获广大民众的基本信任。而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行动事实、活动数据等方面加强治理,可能会有更好的治理成效。区块链本质上是一项数字账本技术,是将互联网、密码学、智能合约等技术融为一体的系统,?0?2能够实现“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数据存储。区块链主要分为“数字区块”和“链”两部分,“数字区块”是网络节点通过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打包并标记相关可验证信息的数据包,“链”是指用来连接前后已经被验证的“数字区块”的指令。区块链是将所有已经打包好的“数字区块”,按照时间标记的先后顺序,以“链”的形式串联在一起,成为具有可验证、可追溯、不可篡改的数据信息集。

(一)区块链的四种机制

第一,智能合约机制。智能合约技术是一项自动执行计算机协议的交易程序。在网络中,当一项合约达到触发条件后,计算机程序会自动执行合约内容。而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就是将智能合约技术与区块链相结合,因为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以及加密等特征,其能?虮Vず显嫉陌踩???敝悄芎显加掷┱沽饲?榱吹挠τ梅段А?/p>

第二,集体共识机制。区块链的集体共识建立在“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机制上,当一项交易被传播到全网,各节点对相关数据都进行记录后,就形成了集体共识。在实际操作中,区块链实现共识的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法(POW)、权益证明法(POS)等。例如,工作量证明法就是各节点之间的算力竞争,算力高者获得所谓优先记账权。?0?2当数据被计算出来并通过全网验证之后,将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

第三,不可篡改机制。区块链建立在哈希加密算法上,并且含有时间戳,只要区块链中的数据被轻微改动,哈希加密的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巨大变化。一旦区块被记录在链,其所具有的时间戳、哈希加密机制和多节点相互验证机制就保证了该区块中的信息安全。如要修改该区块,就需要运用庞大的算力重新计算在此区块之后的所有区块的信息,修改难度之高也使区块链能够成为一项值得信任的分布式记账机制。

第四,数字激励机制。区块链技术不同于传统中心化机制,采用了由多节点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的“去中心化”机制,这种机制的维护动力来源于区块链的激励措施。“矿工”并非免费劳动,在计算过程中,谁先获得优先记账权,谁就能获得区块链中的数字奖励,如比特币就是区块链计算中的奖励内容。

(二)区块链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治理的适用性

上述四种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区块链的总体轮廓,区块链逐渐从融合技术发展成为一项“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统。而在此条件下,区块链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来说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第一,区块链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具有契合性。国际社会的无政府性意味着缺乏一个中央权威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统一治理,即使国家能够在其境内管理相应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但也无法对所有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核查、追踪并遏制相关失责行为;甚至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其他国家政府的授意或操纵下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插手他国事务。也就是说,国际社会缺乏统一管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条件和机制,导致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容易披着公益的外衣行失责之事。而区块链作为一项“去中心化”技术,能够在无中央权威的情况下,通过个体之间的协调行动,实现整体的有序运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体行动的困境。?0?2因此,对于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治理,区块链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第二,区块链能够弥补国家监管的不足。一般而言,国家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监管态度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国际非政府组织能够帮助当事国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应对政府和市场的失灵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失责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担忧。因此,各国在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监管上普遍存在一定的摇摆性,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管能力和手段。?0?2而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能够在政府的管控和支持下使用。同时,在区块链自动激励机制下,能够激发

提醒您:因为《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在线阅读地址:区块链问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创新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