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

时间:2023-04-12 04:00:12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4:00:12,全文字数:30492。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走的一直是以和平为核心要义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17 年4 月27 日,中国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中方发展航母是否旨在为中方的外交政策保驾护航时,发言人耿爽很明确地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航母外交”会秉持中国外交的一贯传统,用航母来传递中国的和平理念,把与各国增进战略互信、和平相处、和而不同、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和谐世界、和谐海洋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价值观念,通过“航母外交”宣传出去、体现出来。

600 多年前,大明帝国的郑和船队,带着200 多艘舰船、2.7 万多人七下西洋,与南洋、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波斯湾及非洲东岸的30 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宣扬的是“和顺万邦”“共事天下太平”和“共享太平之福”等中国人和为贵的思想。

郑和所开创的和平航海范例,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处理外部事务的思维和智慧,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今后所开展的“航母外交”也是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传递的信息是:以和平为核心价值的“航母外交”,一样能彰显一个大国的形象和地位。

今天,一些国家对中国“航母外交”是不是“舰炮外交”有所质疑,随着空间的转换和时间的推移,他们会理解:中国铸造航母利剑不是为了去战斗,而是为了和平,是要做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维护者。

另一方面,中国的“航母外交”是防御性外交,不是称霸和军事扩张的外交。这是由中国的国防政策决定的。2018 年4月26 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被炒热的“中国威胁论”称:“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国防白皮书对防御性政策和海军力量发展说得非常清楚:“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战略态势,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坚持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斗争密切配合,积极应对国家可能面临的综合安全威胁。”“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观察中国发展航母是否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主要不在于中国发展不发展航母,也不在于中国拥有多少万吨的航母,而在于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只要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变,“航母外交”的本质就不会变。

这些政策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强大的中国不会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被别人欺负。1971 年10 月25 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 届联大时就掷地有声地表示:“超级大国,就是要超人一等,骑在别人头上,称王称霸。中国现在不做,将来也永远不做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别人的超级大国。”

40 多年后,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参加美国智库会议时的演讲,也阐述了同样的观点:中国崛起本质是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的“自救”和复兴。我们绝不去欺负别人,也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一个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一个治理得越来越好的中国,一个长久繁荣稳定的中国,是美国的机遇,是全世界的机遇。

还要看到,防御性国防政策并不意味着中国永远放弃战争政策。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屈辱主要是来自海上的入侵战争。中国是一个拥有1.8 万多公里海岸线、300 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大国。海殇则国衰,海强则国兴。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确保海上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的安全,是包括航母战斗群在内的中国海军的应有责任和历史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中国发展航母,不是立足于和谁打仗。开展“航母外交”,既是宣传和表达中国的和平理念,也是为了遏制别国不敢与中国轻易开战,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更有依仗、更从容,也使中国的防御性国防政策落实得更有底气,这应该是中国“航母外交”的最高境界和价值追求。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在线阅读地址: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