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国际秩序观
时间:2023-08-16 03:49:44
印度的国际秩序观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3:49:44,全文字数:36055。
印度的国际秩序观0轮值主席国之机,不仅将其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国际秩序理念“世界是一家”融入G20主题中,倡导“一个地球,一个家庭,一个未来”,而且还积极主导议程设置,突出气候变化、数字互联互通、能源、债务、供应链等议题的重要性,发挥议题领导作用。第三,构建以印度为一极的多极国际秩序。在对外叙事中,印度的政治与战略精英频频表达了对建立多极化国际秩序的诉求,并强调以亚洲的多极化为前提,?0?2实际上是谋求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一席之地,分享全球领导权。印度无论是自发创建地区或全球性机制,还是加入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的系列多边机制,抑或借助“全球南方”概念重塑自身在发展中国家中的领导地位,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印度期待的多极化国际秩序,使自己成为全球领导者之一。
总体来看,印度国际秩序观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性。其中,当前印度以“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代言人自居,推动议程设置;另外,大国意识成为印度的国家“基因”,始终影响着其对国际秩序的态度。但是,印度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诉求、主要手段以及秩序目标都发生了变化。印度从冷战时期追求国际体系的“边缘领导”转变为莫迪政府时期寻求对国际体系的“协同领导”;从对国际秩序的“改制”转变为对国际秩序的“创制”;从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合作的理想国际秩序转变为追求以权力为基础、以印度为一极的多极化国际秩序。
二、印度国际秩序观的内生逻辑
在过去七十余年中,印度的国际秩序观整体上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的演变。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国际格局呈现阵营化发展的趋势,这一现象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尚有待观察。国际秩序是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的结果,一旦国际体系中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崛起国通常会通过改制或创制来重新进行利益分配,在此基础上国际秩序也会相应改变。
作为一个崛起大国,印度如何看待国际秩序对国际体系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把握印度的对外行事规律。本文在分析印度国际秩序观演进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影响其演变的四个主要因素:物质性力量、塑造国际机制的能力、领导人因素、国际战略环境。这四个因素共同影响着印度国际秩序观的变迁。为了便于对变量进行操作,本文将设定具体的测量指标。其中,物质性力量主要以经济与军事实力为指标;塑造国际机制的能力主要以参与或创建国际机制的数量为依据;领导人因素以领导人个性、能力为指标;国际战略环境则以其他国家对印度的态度来判断,并可区分为友好、竞争、敌对三种状态。
(一)物质性力量的增长
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代表的物质性力量的增长是印度国际秩序观变化的重要动因。物质性力量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排序,国际秩序则是国际体系中权力排序的结果。印度在脱离英国近二百年的殖民统治后,经济发展落后。因此,第一阶段印度主要聚焦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从印度独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经济增长率多数年份都在5%以下,被称为“印度教徒式”增长模式。1980—1981年,印度的进口额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42%。?0?2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实行进口替代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时期印度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带。经济是军事发展的物质保障,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印度的军力发展也受到限制,因此这一时期印度主要聚焦陆地安全和南亚次大陆,以塑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周边环境,构建和维持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霸权秩序,并以发展非对称双边关系为主要特征。
冷战结束以后,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改变了印度对国际秩序的看法,其开始积极寻求变革国际秩序中不合理的规则和机制。自实施经济自由化改革之后,印度开展了全方位经济外交,经济迅速发展。1991年印度的GDP为2 785亿美元,2009年增长到1.2万亿美元,?0?22013年为1.86?亿美元;在2003—2013年的多数年份,印度的GDP增长率都保持在7%以上的水平,?0?2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印度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在军事上,1998年印度成功跨越核门槛,成为亚洲首个同时拥有航母和核武器的国家。2000年以来,印度的军费开支迅速增长,打破了过去几十年的低增长局面。印度的安全目标也从南亚次大陆延伸到了印度洋地区,并先后发布了相关海洋战略文件和“海洋学说”,积极将海军从“褐水海军”打造为“蓝水海军”。经济、军事实力的同步增长无疑强化了印度对国际秩序的改革诉求。
2014年莫迪执政后,对经济与军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发起“废钞令”(Banknote Demonetisation)运动,实施印度自独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商品与服务税(GST)改革,推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自力更生的印度”计划等。在军事领域,2019年印度独立纪念日当天,莫迪宣布设立国防参谋长这一职位。此外,莫迪政府还对军队实行战区化改革,并实施国防装备本土化政策等。这些措施多?等〉昧嘶???梗??《群笮??糜刖?路⒄沟於?嘶? ?0?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9月公布的数据,印度已经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0?2疫情结束之后,印度的经济复苏整体强劲,据世界银行预测,2023—2024财政年度,印度的GDP增速将达到6.3%,?0?2可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就军事实力而言,根据“全球火力指数”排名,印度的军事实力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美、俄、中三国。?0?2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21年印度的军费开支在全球位居第三,为766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0.9%,比2012年增长了33%。?0?22022年独立纪念日前夕,印度宣布其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交付海军,这被视为印度军力发展的里程碑。在这一阶段,印度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从根本上推动了莫迪政府对全球领导地位的追求。
(二)塑造国际机制的能力上升
物质性权力并非稳定与秩序的决定因素,物质性权力的影响需经由制度和规范的合法化才会产生作用。?0?2冷战时期,印度塑造国际机制的能力和意愿整体偏弱,主要局限在南亚和第三世界国家。1985年,在印度支持下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得以创建,促进了南亚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然而由于印巴关系不睦,导致这一机制或暂停或沦为“清谈馆”。在国际舞台上,印度领导不结盟运动,在第三世界国家发挥了引领作用,但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力有限。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多边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在此背景下,印度一方面积极参与创建地区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际机构如联合国、核供应国集团以及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1995年和1997年,印度先后参与创建了环印度洋联盟(IORA)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2008年,印度主导成立了区域性海洋安全合作多边机制——印度洋海军论坛(INOS)。由此可见,印度塑造区域机制的意愿和能力上升。
莫迪执政后,努力提升印度的全球领导力,使印度塑造国际机制的能力和政治意愿得以强化。在国际上,印度对多边主义、多极化的主张进一步强化,对参与全球治理更加积极。2022年9月,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会上,印度外长苏杰生重申了印度的“百年目标”,即到2047年要兑现五大承诺,其中
提醒您:因为《印度的国际秩序观》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印度的国际秩序观》在线阅读地址:印度的国际秩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