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与时代价值

时间:2023-04-12 07:53:08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与时代价值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7:53:08,全文字数:33138。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与时代价值

主制度的“实质性影响”,因此还需要强化与民主相联系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和社会权利保护制度[17]。最后,还有学者从民粹主义视角提出,将民粹理解为对人民的呼吁,即通过反对现存既定的权力结构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重新树立一种“相信人民”的信念[18]。

国内学者也从自由民主制的困境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对其的超越入手,从理念内涵、形式差异、制度构造和制度效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和自由民主在实践层面的最直观后果差异就是“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强烈对比[19]。从理念内涵上看,有学者指出“西方民主很大程度上是选举政治,选举结束,权利就失效了”[20],人民群众在选举时被唤醒,在治理中却休眠,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将带来和加强政治冷漠。从实现形式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21]。从制度构造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起“包括选举在内的人民全过程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制度、实践、机制”[22]。从制度效能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国家发展远景与人民根本利益相结合,提出并推动实现“西方国家看来不可思议的两个百年目标,形成了形式与实质并重、短期和长期兼顾、少数与大众协调、竞争和协同相适”的比较优势[23]。

总的来看,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自由民主制进行调适和修正,其理论范围并不超出当代共和主义、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等的民主理论争端,并不触及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多元政党博弈及其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批判和反思,他们提出的民主政治完善办法也必然是治标不治本的。不仅如此,民粹主义的现实表现恰恰是反对多元主义,并垄断了对“人民”这一概念的解释权,以采取剥夺反对者人民资格的手段损害民主政治[24],何谈建立民主信念。而国内相关研究在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时,相对更加注重从民主制度结构和绩效的角度进行比较,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由社会主义制度所彰显出的真实性内涵把握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理解不够深入。另一方面,现有研究阐释自由民主的非全过程性时,通常将其简单解释为“一次性民主”[25],相对忽视了西方国家街区议事会、社区听证会及地方府际协商等基层治理民主实践和对其失效现象的理论解释。本研究指出西方国家并非没有构建衔接性民主过程的努力,而事实上正是在这一努力的失败中,才更加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引导力,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性、保障性作用。本研究将在这些方面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进行理论补充,力求丰富和创新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比较优势的理论维度,并基于此论证其时代价值。

二、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

“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和西式自由民主制度绩效的最直观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经验和未来方向,提出“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创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1]。与此相对的是自由民主制下的“西方之乱”。美国的政党沦为政治家的工具,两极化使美国政治几乎处于无解的僵局[26],成为了“否决政治”[27],甚至造成政府停摆。富人通过巨额政治献金影响政治,中产阶级萎缩伴随收入不平等持续加剧,极少数传媒卡特尔垄断了民众90%的见闻,造成一种寡头政治[28]。政治极化与政治冷漠则吞噬了基层民主治理必需的参与精神和政治文化[29-30]。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真实性、广泛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对自由民主制的全面超越。

(一)最真实:社会主义制度赋予的本质优势

对财富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这种私占一方面体现在资本家对物质财富的私人占有,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统治阶级对政治资源的垄断倾向。自由民主制的运转有赖于对多元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民主控制,这是使它们代表和反映民情民意的基本要求。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民主控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统治阶级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必然导致其走向对政治资源的垄断,以期充分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攫取剩余价值。其次,复杂的现代国家治理要求建立大型官僚组织体系,但统治阶级对政治资源的侵占产生了一种日渐增强的使“决策权力----民主行动的基本要求----被置于高层控制之中;民主性参与蜕变为简单地被动参与的趋势”[31]。最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往往由于制度强制、学习模仿和社会规范等机制变得愈加相似[32],不同政治或社会经济组织中的寡头化倾向----即统治者对经济和政治资源的排他性占有----也会叠加放大,这将导致自由民主制依靠“政党、议会、选举等进行的体制性整合”[33]濒于失效,自由民主制愈来愈沦为一种寡头政治。

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来说,社会主义是其制度构建和具体实践的根本原则。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民主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地发展和扩大了的,正是对大多数居民即对被剥削劳动者的民主。”[34]这意味着人民群众对全部经济和政治资源的民主控制,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首先,这种民主控制是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被确认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它构成了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其次,这种民主控制是通过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实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起一个“人民-执政党-政治和社会组织”的治理框架,由执政党作为民意凝聚和民主管理的工具。最后,这种民主控制是通过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巩固的。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坚持人民至上,永葆初心使命。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实现人民对国家政治和经济资源的民主控制,这是其民主真实性的最终体现。这种真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赋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优势,它决定了无论自由民主制如何对自身的程序构建和制度实践进行论证优化,都无法有效救济其真实性的损失。

(二)最广泛:中国共产党保障的共识凝聚优势

共识是人类社会保持凝聚和团结的重要基础,对一个民主社会而言,其中的法律、规范、政策等都应该基于社会成员的基本共识,它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从理论上看,自由民主制也关注共识。利普哈特针对自由民主实践中出现的社会分裂提出了共识民主理论,但他的理论建构仍是以多元民主为基础的,强调通过协商取得共识并组建执政联盟来实现社会公益。另一种则是协商民主理论,强调民众必须通过交往理性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公开辩论和审议使其建制化,从而实现民主治理。从实践上来看,也不应将西方国家的民主简单视为“一次性”的,其中实则存在着“居民间协商、团体与政府间协商、地方政府间协商”[35]等多种制度设计。但无疑西方社会中存在着由经济和政治资源垄断所带来的政治冷漠和政治衰败,它们瓦解了曾经

提醒您:因为《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与时代价值》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与时代价值》在线阅读地址: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与时代价值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