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的内涵、挑战及路径
时间:2023-03-27 11:42:08
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的内涵、挑战及路径一文创作于:2023-03-27 11:42:08,全文字数:25563。
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的内涵、挑战及路径经济、教育以及传播媒介“三位一体”的具体路径增强青年国家认同感,其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前提保障,国家认同的教育是核心内容,信息传播媒介是手段方式。(一)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夯实青年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
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青年国家认同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作用。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加了青年个人发展机遇,提高了青年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使国家从无序转为有序,从停滞走向发展,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日益增强,实现了以经济激励有效换取国家认同稳定性”[12]。但新时代以来,国内各种社会思潮涌动,社会阶层流动固化,贫富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冲突矛盾,使青年对国家的认同陷入思想困惑中。 面对青年的困顿,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国共产党对资本的驾驭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大力提高青年个人发展,让青年充分享受新时代国家的发展机遇,实现青年的自我价值。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指导。首先,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这给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保障。国内外局势长期以来处于波诡云谲状态,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使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态势,使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在面对当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巩固稳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其次,面对新时代的新风险和新挑战,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我国社会具体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为指导,发展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指导国家经济繁荣稳定发展。最后,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使青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求都得到满足,夯实青年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
(二)推进国家认同教育,提升青年国家认同的科学认知
国家认同教育对培养青年国家认同意识尤为重要。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重视国民教育,以此培养国民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卢梭认为,教育是使人民得到“一个民族形式”的最重要方法,“当他第一次睁开眼的时候,一个婴儿应当看到祖国”[13]176。因此,面对国内意识形态领域激烈的斗争,面对各种负面社会思潮涌动,教育者要从历史教育、国情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多维度为青年答疑解惑,及时解决青年的思想困惑,提升青年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认同。
首先,教育者要加强青年的历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4]教育者可以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开展历史教育。“四史”从历史和现实逻辑阐明了中国为何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青年通过对“四史”的学习,能更好地明白中国如今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教育者应通过历史教育将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深深扎根于青年的灵魂深处。在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中,有志青年无不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选择的道路纷纷失败。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教育者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传授青年历史知识,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青年在历史学习中,领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了解和认同。其次,教育者要注重青年的国情教育。国情教育能让青年快速和准确了解中国发展实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嘈杂的声音,教育者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传授青年客观和真实的国情知识,让青年明白“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5]12最后,教育者应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青年正确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指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入侵,社会矛盾的尖锐,教育者应加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澄清青年的思想困惑,培养青年看待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心态,坚定青年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
(三)善用信息传播媒介,拓展青年国家认同的培育渠道
信息传播对青年国家认同感有极大的影响力。积极、正面的信息能有效培育青年国家认同,反之,负面信息传播会对青年国家认同培育具有消极影响作用。新时代以来,我国信息传播媒介主要是以网络媒介为主,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3.0%,新时代青年更是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的技术具有天生的政治性[16]26。互联网传播的视频、文本和图片都带有不同意识形态的烙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3]317因此,会用、善用互联网媒介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将线上传播与线下教育相结合,以此增强青年的家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完善中国融媒体平台建设,拓展青年国家认同的培育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为中华民族繁荣复兴奠定共同思想。第一,完善中国融媒体平台建设,要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壁垒,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资源、内容和渠道,建立融媒体立体传播体系。同时,将坚持党性原则贯穿融媒体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构建维系融媒体平台天朗气清的“防火墙”系统,拦截恶意诋毁我国党和政府的嘈杂声音,使其失去传播平台。第二,打造内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增强青年对国家的自豪感、热爱感和归属感。一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要转变宏观叙事的单一视角,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结合起来,即将国家繁荣富强的发展与个人努力奋斗的成长相结合。两种不同话语序列的生成和交织中,有个人对民族、国家话语系统中的观念认同与意义分享,也有个体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畅想与认同。中国故事在时代激荡变化与个人命运跌宕交织中绽放出强烈的感染力,能极大地增强个人对党、对政府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要创作高质量的时评内容。面对尖锐的国内社会矛盾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嘈杂之音,中国媒体要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时评内容。以高质量的时评内容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化解社会矛盾,弥合社会裂痕,推动多方平等对话和促进社会稳定。同时,中国媒体要避免用激化社会矛盾的冲突叙事框架,用客观理性的叙事方式表达对时事政策的观点输出,形成“良币驱赶劣币”的良好媒体氛围,引导青年理性冷静看待社会矛盾事件,培养青年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
《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的内涵、挑战及路径》在线阅读地址: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的内涵、挑战及路径